同步启动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六十周岁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分别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五十八周岁。
人力社保部、财政部印发《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24年1月1日起,为2023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
2024年,湖南、云南、吉林、海南、内蒙古等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从月最低工资标准看,上海最低工资标准2690元居全国首位。
在31个省份中,上海、北京、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宁夏和海南的年平均工资位居前十名。
2024年以来甘肃、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西等地陆续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规范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大大减轻参保人群的生育和经济负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大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后,加强大龄失业人员的保障,陆续出台了大龄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相关政策。
此政策进一步细化失业保险基金为大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政策,对政策对象、支付标准、经办模式等作了具体规定。
在保障大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支持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切实兜牢失业保障底线。
人社部、财政部发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暂行办法》,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经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申请按月领取病残津贴。
暂行办法对病残津贴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根据参保人员申领病残津贴时的年龄、累计缴费年限等确定,覆盖的人群更广,年龄的范围更大。
病残津贴实施后,为参保人员应对疾病或伤残带来的困难给予经济支持,各地区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休和退职政策也将随之停止执行。
全国最长婚假和最短婚假相差10倍,如山东、湖北等执行“3天婚假”,山西、甘肃的婚假长达30天。
目前3天的婚假天数确实很难满足结婚需求,为鼓励和增强婚育意愿,多个省市已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延长婚假,并与护理假、夫妻育儿假、独生子女陪护父母假等假期待遇相衔接、相协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其中春节、劳动节各增加1天。
这一政策的改变,给广大职工带来了更多的休息时间,也对部分企业对节假日加班管理提出了新调整变化。
11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推广应用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的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推广应用数电发票。
数电发票同防伪税控发票相比,将多个联次改为单一联次,将依赖纸质形态存在改为依赖数字形态存在,将线下申请领用介质后使用改为在线实人认证后使用。有如下优点:
历时三年,数电发票应用范围逐渐扩大,2024年11月起铁路客运、民航旅客运输也全面启用数电发票。